• 新闻
  • 视频
  • 图书
  • 专题
孩子网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探索

admin

04-02 15:47:29

0

0

  迈入21世纪,随着网络技术迅猛的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家庭计算机的普及。网吧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,这都为使用网络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。接触网络的人都知道,网络的信息量,互联网的功能及作用,可谓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你做不到,这样形容网络一点都不为奇,这也恰好满足人们,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强烈求知欲,成为人们跨入世纪的重要工具。网络中充斥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,互联网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同样增加了青少年被侵害的风险。网络这把“双刃剑”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。为上网而逃学、离家出走、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。面对孩子上网成瘾,有些家长非打及骂,结果却导致孩子自暴自弃,有些家长企图用眼泪感化孩子,却收效甚微。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、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症,成为家庭教育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。
 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搜狐社区联合发布的“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”调查,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,共有2。4万余名青少年网民参与了此项调查。
  调查显示,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%-15%,在互联网上浏览新闻、查阅资料、开博客、聊天、交友等,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。
  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以青少年为主,18岁以下的网民占19。1%,18至24岁的网民占31。8%,25岁至30岁的网民占18。1%。 在对自己上网状况的表述中,42。32%的青少年表示是“随意上网”,21。9%的被调查者承认“对网络有依赖”,20。08%的青少年“上网时间比预期的长”,仅有15。69%的青少年表示是“有计划性地上网”。
  有55。32%的青少年对“如果你有一段时间(比如3天)不上网,会觉得难受么”这一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,55。2%的青少年有过“因上网导致的不适的身体反应”。此次调查显示,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长为5。3小时,其中每天上网时长为8小时及以上的占37%,而全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6。2小时,青少年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长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。3倍。
  另有数据表明,目前,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。8%,初中生为30%,高中生为56%。玩网络游戏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上网行为之一。 从统计数据看,69。36%的人认为上网或玩网络游戏是一种给生活减压或发泄情感的方式。44。93%的人会对所得的网络分数和网络头衔很在意;31。72%的人因为玩网络游戏和别人发生过争执。
  据初步分析,要让孩子摆脱网瘾,首先要及早认识网瘾的症状,其次要了解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,最后才能有效的进行干预。现将青少年网络上网成瘾的原因、症状,以及摆脱网瘾的对策(源自网络资料)整理出来与大家交流探讨一番。
  上网成瘾的原因
  网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,但就教育失误而言,就包括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等因素。
  1、 精神空虚
  孩子沉迷于网络,最伤心的是父母。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,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,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。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,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“吃饱了,喝足了,穿暖了,兜里有点零花钱”,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,和同学有没有矛盾,12号楼的那个男孩最近总爱欺负他,他该怎么办?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,于是就到网上寻找,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、骂人、畅所欲言。
  2、 性格不良
 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,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。据观察发现,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,如性格孤独、内向,不愿意与人交往,当心里有了矛盾、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,他们便去上网发泄,因为他们发现,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: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,想看什么就看什么,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。很快,他就会迷上网络。
  3、 环境影响
 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,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,小至刚入学的娃娃,大到已退休的老人,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。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,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,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,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,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。
  4、 学习的压力
 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,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,机械地死读书,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,进而逃课,上网吧,沉迷网络。省重点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,在高考前就跑进了网吧,上网成瘾,他对医生说,“天天分数,天天学习压力,感觉太累了。”
  网络成瘾和吸毒、赌博一样,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,一旦陷入,很难自拔,只有及早现,及早引导,才能防患于未来。但切不可操之过急,搞一刀切。最好的办法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,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。孩子上网成瘾并不能一味的责怪打骂孩子,很多时候,家长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把孩子推向网吧的?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谈谈,找到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  网络成瘾的症状
  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,长时间上网会在大脑诸多神经元中制造“上网兴奋点”,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,这种成瘾的病理与吸毒、赌博十分相似,也和吸毒、赌博一样很难戒断。主要症状有:
  1、 强烈的依恋性
 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,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,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,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。当无法上网时,会体验强烈的渴求,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,上网后情况好转。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,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,工作、学习动机减弱,生活质量下降。
  2、 情感淡漠
  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,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。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,把情绪隐藏起来,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。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。
  3、 人际交往范围变窄
  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,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,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。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,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。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,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,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。另外,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,出现人际交往障碍。
  4、 意志力薄弱
 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,企图缩短上网时间,但总以失败告终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,就会变得焦躁不安,不可抑制地想上网,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,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。
  摆脱网瘾的对策
  要防止孩子投入网络怀抱,一定要提前“下手”,早期干预,不要认为孩子吃饱了喝足了就完事大吉,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、交流,孩子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尽快帮助他化解,每天抽出点时间来和孩子聊聊天,听他讲讲今天班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,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真心关心他。另外,不要对孩子要求太苛刻,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,比如每天一定在什么时间看书、一定得考多少分,给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,他们也不愿意和父母亲近。例如有孩子期末考了90分,许多家长都会这么跟孩子说:那10分是怎么丢的?总结总结经验,下回得拿100分啊。但很少有家长会夸奖孩子:“90%你都做对啦。”而孩子特别需要这样的表扬和鼓励,只有孩子愿意和家长亲近了,自然就离网络远了,家长的早期干预也就成功了。
  根据临床观察,约有80%家长眼里的网瘾孩子并不是真网瘾,而假网瘾的真正诱因是厌学、和家人关系不好、对未来缺乏激情等,如果不能解决根本的心理问题,单一的体能训练根本无法改变孩子的认知和行为。
  对家长来说,关键是要理解孩子上网的真正动机,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如自己所愿成天看书,上网时间久一些,就贴上网瘾的标签。而在心理咨询师眼里,对这些被家长指责为网瘾的孩子所进行的训练主要是网络行为自控,目的不是让他不上网,而是适度控制上网时间。
  根据多项课题的调查,现在很多商业性机构热炒戒网瘾,大多都缺乏科学依据。例如,即使是同龄的孩子,仍在上学的网娃们就比弃学、弃工作的社区少年症状相对轻一些。在弃学闲散青少年的家庭中,家长往往担心孩子不念书出外游荡会产生如偷窃等不良行为,反而情愿给他钱让他去网吧或在家上网,因此这类孩子不太有改变上网行为的真正动力,参加训练的主动性也很低。而对这类家庭,可以先从训练家长做起。
  专家建议——重视孩子的社交需要
  要改变孩子上网行为,关键是家长要理解孩子上网的真正原因,首先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,很多青少年上网是为了交友。现代的独生子女面临人际交往的两大问题,一方面家庭的规模变小,同时学业负担又使得他们缺少时间进行社交。但同伴交往在初中以上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这是他们获得同龄人认可的手段,又能表明自己开始独立,一旦现实生活中无法进行正常交往,一些孩子就会从网络上寻求情感支持。
  另外,家庭教育应该要教孩子好的品行而非一味读书,品行端正的孩子家长才会放心其进行有益的社交。因此,如果上网是孩子逃避或处理情绪的手段,就要尝试提供多种的丰富手段,例如帮孩子建立好朋友的圈子等。同时还要激发孩子对未来的信心、兴趣和动力,如果孩子能从上学中获得成就感,他就会“读书成瘾”而非“上网成瘾”。如果个别孩子在电脑方面很有潜质,也不妨尝试发挥他的专长,争取将来去设计游戏、程序等,把网络成瘾引导成为一个未来的谋生手段。
  戒除网瘾有误区——体能消耗法戒网瘾不科学
  一上海中学生参加的拓展训练,目的是为了用高强度消耗体力的方法来转移上网的注意力,从而戒掉网瘾。青少年网瘾研究专家、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表示,通过拓展训练帮助戒网瘾的机理是对其意志进行锻炼,从而训练出自控能力。但是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多,拓展训练的办法只适合那种自控力很差的孩子,他内心很不愿意迷恋网络,又控制不住自己,很痛苦,这类孩子在网瘾群体中只是很小一部分。
  网瘾不是老虎,完全可以戒除。只要家长,学校和学生都能正确分析原因,找出自己的“病根儿”,与家长共同积极去面对,运用正确、适合自己的方法尝试戒除网瘾,相信就能成功走出网瘾的阴影。正确的使用网络,谱写美好的未来。

    回复

    回复本贴
    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0-650-119

    修远全国免费电话
    邮箱:xiuyuansj@163.com

   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修远家庭教育资讯

    加入我们 | 专题地图 |网站地图| 新闻动态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ICP备17005250 | 京ICP证17005250号 |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47号
    Copyright 2011-2012 Neworiental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 © 2017-2020   修远教育 版权所有
    返回顶部